- 注册时间
- 2009-2-24
- 最后登录
- 2010-6-18
- 在线时间
- 596 小时
- 阅读权限
- 60
- 积分
- 20416
- 帖子
- 2276
- 精华
- 36
- UID
- 12746
 
|
发表于 2009-3-31 19:39:20
|显示全部楼层
牛校经济学专业一个完美背景的女生的申请经验之谈
青青: Princeton, UCLA
一句话谈申请就是:
申请的过程其实和读Ph.D一样。
用恋爱打比方谈申请:
自从我被录取就会收到各种邮件问我这个是不是很重要,那个是不是很重要?其实我来BBY之前也一样觉得这些都很重要,于是我努力把各种东西都搞得很高,GPA,G,T及数双GPA都很高,但是当我开始申请时觉得不知怎么办。那种感觉就像我想追一个男生,我根本都没有见过他,但就在思考我是穿裙子好呢,要不要带耳环呢?虽然我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说法说现在结婚不一定先恋爱。虽然是这样,可以不恋爱,但总要互相了解,才可以一起生活啊。所以申请也一样,是得先把将来要读的专业搞清楚,了解对方,之后才能做好的,选择一直都是双向的。大家如果想申请Ph,D,首先得了解我读博士期间要做什么,对那个领域的文献,圈子,老师,学校都得先有所了解,才能做决定。在经济学范围内,我不想做宏观,因为我觉得自己智商不够高,不想做微观,因为数学不够好,所以我想学劳动经济学。我去做一个老师的助研,非常累,但被逼读很多Paper,另外在过程中得到一些技术上的培训,包括软件,模型。所以经过一个暑假,感觉自己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不像之前只是一个打扮很漂亮,但不知喜欢谁的女生。
关于如何充实自己的申请材料:
我觉得大多同学都在花很多时间在改自己的材料,那你是要怎么美化呢?难道只是反复换个说法去说自己那些老故事吗?我觉得大多BBY的同学大四上都是他最学术,最专心的过程。我想得到一个教授的一些研究数据,大四上时写了一个Proposal,我就跑去他的组会,说我是不是可以向他们作一个Presentation,于是我就去向他们组的所有同学和老师作了一个Presentation,过程中我很紧张,但那个老师很满意,于是就给了我想要的数据,当时特别激动,跑到未名湖边坐了半个小时才平静下来。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我现在开始是不是来不及了,其实你只要现在开始努力一定来得及。
准备申请要有想象力:
当我对大家说过Research很重要之后,又收到一轮新的问题,大家就会问我想去找RA的机会,这样做好不好呢,那样好不好呢,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因为我也是个挺放不开的人,就像我作RA时特别忙,很想和老板说可不可以给我一些自由的时间,但一直不敢说,培训师鼓励我很多次,但我还是不敢去做。我希望大家能够放开自己的想象力。其实我这方面作得并不好,但我觉得身边有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得特别好。有一个师弟,就是特别有想法,他现在就自己做了些研究,让我特别佩服,我觉得一年以后我也未必能做啊。还有我一个同学,他去找一个清华的老师作项目,也是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拿到推荐信。还有一个同学他在天津上学,他有一段时间在北京读书,我不知他在这里几年,可能是一年,就在这段时间里他拿到四封推荐信。而我另一个同学跑到北卡去作助研,这个也很有想象力。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看一个人她作了助研然后申请到很好的结果,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我也要去找个助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申请到好的结果。所以你一定要用自己的想象力。
申请过程中要单纯的做事:
其实资源都是大家共享的,不是某个人独占的,所以我们用一些很单纯,很天真的想法去努力,我就是想做这个Research,如果你真是特别想这样,那你的学长老师都会对你提供帮助的。有一个教授来光华作讲座,我觉得和我的PS里写的东西不太一样,其实也无所谓谁对谁错,我只是想去和他交流一下,于是我就去找他谈了一下,而且他请我到他办公室里去坐了一段时间专门聊聊,后来有一次我和我老板,还有那个老师一起吃饭时,然后那个和我聊过的老师就说起觉得我挺有想法,挺好的,另外一个老师就随口说了一下你觉得她挺好的就给她写一封推荐信嘛。我想说的是其实这个圈子很小的,而且里面的老师都很Nice的,你很单纯的做一些事情,之后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准备申请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快找一个field去了解,然后争取作到professional。也有同学问我今年的申请经济,金融方面的情况,那今年的情况是好的特别好,其实教授很看重你的长远的想法。教授想找的是对自己的plan非常了解的同学。从大四时开始narrow down到某个点上。我是RA工作的需要,读了很多Paper,于是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了解,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多和教授,学长交流,这样能得到特别多启发
关于GPA的重要性:
GPA在申请当中究竟有什么用,有一个教授因为想帮我申请fellowship,他把我材料退回,说你把PS再改一下,因为我第一段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我是第一名。但他说这些量化的东西你的成绩单,推荐信里都有了,你可以再写点别的。那些量化的条件只是用来作第一轮筛选的,过了这一轮,就没人再会看这个了。所以不妨把更多精力放在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放在其他材料的准备上,这方面文商科同学作的还挺差的
To be continued......
[ 本帖最后由 fgump 于 2009-4-3 23:28 编辑 ] |
|